經過 60 年左右的時間發(fā)展,自太陽能電池從軍事領域蔓延到民用家用等領域,電池效率從剛開始的不到 1% 發(fā)展到現如今的超過 20%。時至如今,無機材料仍然作為太陽能電池的最主要原料,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但受制于原材料的價格以及來源。
圖片圖 | 太陽能電池 (來源:Pixabay)
基于此現象,劍橋大學物理專家理查德·弗倫德(Richard Friend),亞歷山大 J. 吉列特(Alexander J . Gillett), 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瘜W與生物化學系教授 Thuc-Quyen Nguyen 以及蒙斯埃諾大學 大衛(wèi)·貝爾瓊(David Beljonne)等人提出一種新型的雜化策略[1],通過識別確認和抑制非輻射損耗途徑,使有機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高到 20% 以上成為可能。
圖片圖 | 太陽能電池中 T1 生成途徑以及用到的幾種太陽能電池材料(來源:劍橋大學)
理想的太陽能電池模型應該只通過輻射復合途徑來轉換能量,即獲得 100% 的電致發(fā)光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
但實際上,往往有多種非輻射復合途徑影響了電池的性能,從而導致額外的電壓損失。影響 EQE 的因素有光致發(fā)光效率和輻射衰減復合比例。通過改變兩種因素,可以實現對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的調控。
目前的大部分研究都是通過提高光致發(fā)光效率改善 EQE,該論文通過改變輻射衰減比例提供了一條提高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新思路。
在有機太陽能電池中,自由電荷的復合過程是通過電荷轉移激子的形成來進行的,要求供受體中的分子三重態(tài)(T1)的能量低于自旋三重態(tài)(3CTE)。因此發(fā)生從3CTE到T1的反電荷轉移是可能實現的。由圖 1a-b 所示,3CTE 能夠由兩條路徑生成:雙生和非雙生電荷載流子對。反之,通過反電荷轉移生成 T1 也能夠由兩條不同的機制產生。
圖片圖 | 兩種太陽能電池材料的瞬態(tài)吸收光譜、歸一化瞬態(tài)吸收動力學及瞬態(tài)電子順磁共振(來源:劍橋大學)
論文以四種聚合物供體和七種非富勒烯受體為例,以其中兩種材料為主要研究對象。
通過瞬態(tài)吸收和電子順磁共振的一系列手段來解析不同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器件性能和電子三重態(tài)之間的關系,在材料 PM6: Y6(圖 2a)的瞬態(tài)吸收光譜圖中,代表光誘導吸收帶的 1250nm 和 1550nm 隨著時間尺度的增加而逐漸消失,在 1450nm 出現了新的光誘導吸收帶,這是 Y6 的 T1 特征吸收帶。
瞬態(tài)吸收動力學(圖 2b)顯示了生成 T1 過程中的通量依賴關系,表明三重態(tài)是由雙分子機制生成。使用高通量激發(fā)的時候,非雙晶復合過程迅速發(fā)生。通過圖 2c 的電子順磁共振結果可知,PM6: Y6 中存在非成對 T1。
在另一種不能檢測到電荷轉移激子產生 T1 材料中,沒有觀察到光誘導吸收帶的出現,且動力學測試沒有發(fā)現通量依賴的現象。這說明不能檢測到非成對 T1 的重組途徑。并且在其電子順磁共振譜圖中,觀察到由自旋-軌道耦合介導的系間竄越形成的 T1。
圖片圖 | 兩種材料的超分子構型的剛性掃描結果、電荷轉移和局域激子之間的雜化對能量順序影響示意圖以及優(yōu)化后的超分子構型計算(來源:劍橋大學)
文章用量化計算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在 T1 形成過程中供受體之間的分子間相互作用機制,在一定的范圍內自旋單重態(tài)是穩(wěn)定的,而自旋三重態(tài)不穩(wěn)定。
由于 S1 比單重態(tài)具有更高的能量,且 T1 比三重態(tài)能量低,會由于電荷轉移和局域激子之間的雜化引起反轉。由于最高占據分子軌道沿分子軸的垂直節(jié)點面序列相同,以及大量的分子重疊,造成配合物材料的電子耦合增強,進而引起了雜化,抑制了反電荷轉移。
該文章通過論證 T1 對額外電壓損失的關鍵作用,提出了通過抑制 T1 的形成過程,使自旋三重態(tài)和 T1 雜化,進而減少電壓損失的新思路。這條新方法的提出,足以使得電池轉換效率達到 20% 以上。
原標題:新型有機太陽能電池雜化策略研究,使電池效率超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