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陽光能源此時已經是天時地利人和了,技術面、基本面全部處于利好狀態(tài),但是所謂行業(yè),就是說不只一家公司參與市場行為,要預測陽光電源未來究竟是否陽光,還要看市場上的其他同行答不答應。接下來我們就簡單看看電力行業(yè)還有哪些玩家,可能在未來脫穎而出。
一、天合光能,該公司于1997年成立,于美國上市,總部位于中國,是一家業(yè)務覆蓋歐洲、北美、南美和亞洲的大型綜合性太陽能產品制造商,并集成硅錠、硅片和太陽能電池在其
光伏組件上生產使用。
截止14年底該公司用戶流動資金約1.8億美元,從2014年3月算起,平均每季度約盈利0.48億美元,盈利能力比陽光電源更甚一籌,目前該公司更正試圖抓住“一帶一路”的大戰(zhàn)略,積極推進市場擴展,重點布局東南亞,管轄區(qū)域覆蓋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具有潛力的太陽能新興市場。例如:1、今年初天合光能宣布與馬來西亞本土的一家代工廠合作,增加500兆瓦的產能。目前已開始供貨,預計今年可制造400兆瓦太陽能組件;2、今年5月天合光能在泰國的工廠正式奠基開工,總投資達1.6億美元,預計形成年產能700MW光伏電池和500MW光伏組件的生產制造能力。
如果以上項目順利進展,毫無疑問天合光能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但同時要注意到,假如裝機量不符合預期,該公司的利潤也必將受到影響,但無論如何,天合光能仍是未來
光伏發(fā)電的一只生力軍,只是該公司雖然基本面向好,股價卻表現低迷,我們大概看一下:
從股票技術形態(tài)上看,該公司股價完全呈下跌趨勢,筆者認為,這一現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國內市場飽和以及歐美反傾銷政策引發(fā)的鏈式反應,最終體現為政策面雖有利好,但是公司股價仍然下跌。
二、晶科能源,該公司于2007年8月3日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公司主要從事光伏產品的設計、開發(fā)、生產和銷售,并提供太陽能系統(tǒng)集成服務以及開發(fā)商業(yè)太陽能發(fā)電項目。業(yè)務涵蓋了優(yōu)質的硅錠,硅片,電池片生產以及高效單多晶光伏組件制造。公司業(yè)務營銷網絡涵蓋歐洲,北美以及亞太,遍及20多個國家,包括了德國,意大利,比利時,美國,西班牙,法國,捷克,以色列,日本,澳大利亞以及中國等主要光伏市場,于美國上市。
該公司于今年5月26日,投資1億美元的馬來西亞檳城光伏電池制造項目舉行了開工儀式,據消息,該工廠的產量已經被全部預定,簡直不要太火爆,可惜不是在歐美火爆。并且2015年第一季度對第三方的太陽能產品總出貨量就達到了789.2MW,想來該公司的業(yè)績也是極好的,讓我們來看看,該公司從2013年6月起,平均每季度盈利約4.2億元。盈利能力非常出色。不過與天合光能一樣該公司股價近期表現并不好,筆者認為,原因應該是一樣的。我們簡單看一下:
可以看出與天合光能一樣,該公司股價已經破位,進入下跌通道。
不過近期略有回升,走勢強于天合光能,筆者認為與其找各種理由去解釋這一現象大無必要,超跌后的反彈在股市中正常無比,這種小幅反彈無法代表市場觀點。但是從剛才對該公司的鳥瞰中,必須承認,未來一旦行業(yè)環(huán)境及大的經濟環(huán)境好轉后,該公司競爭力不容小覷。
關于光伏發(fā)電行業(yè),就介紹到這里吧,雖然‘電改9號’文,帶來一些利好因素,但是光伏發(fā)電行業(yè)前景實在難以盲目樂觀,比如上述兩家公司雖然都在東南亞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戰(zhàn)略部署東南亞實在是因為歐美反傾銷加之國內市場飽和的無奈之舉,和萬里長征一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而我們甚至無法在這里預祝光伏行業(yè)的長征之路成功。至于為什么,其實國內市場飽和和歐美反傾銷都不是限制光伏行業(yè)的絕對瓶頸,大家一定對‘路條’這個詞記憶深刻吧,沒錯,‘路條’才是行業(yè)內真正的殺手。一個20MW的分布式光伏發(fā)電項目,“跑路條”環(huán)節(jié)的成本大概六七十萬元,但目前市場上“路條”轉手就能賣到每瓦0.4元,20MW就值800萬元。
中國光伏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高紀凡表示,“‘以國內市場需求支撐光伏產業(yè)健康發(fā)展’是國家啟動光伏電站建設的主要目的之一,在‘路條’倒賣亂象之下,國內市場被割裂得七零八落,市場競爭機制難以發(fā)力。無論是光伏制造領域還是光伏電站領域,‘小散亂’已成為久治難愈的‘牛皮癬’,危害到整個產業(yè)的良性發(fā)展。”
路條的治理,無論從難度還是社會成本上講,遠高于火車票‘黃牛’的治理,其本質原因是因為沒有一個透明、公開的資源分配機制,而‘電改9號’文中也提及了相關內容,明確指出目前行業(yè)內的‘政企不分’,‘廠網不分’兩大弊端。
筆者認為,問題既然提出來擺在了紙面上,那么早晚也是要解決的,只看哪些光伏企業(yè)能夠堅持到這一天的到來了。